面对高价且紧缺的玻璃,利润和出货受到折损的
光伏组件企业认为,玻璃企业和国家”一刀切”的产能政策,是导致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。
按照现行的产能置换政策,新上光伏玻璃项目必须开展产能置换。这意味着,光伏玻璃新建产能较为困难。“一刀切”的产能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光伏玻璃的紧缺。
11月初,晶科能源、晶澳科技(002459.SZ)、天合光能(688599.SH)、隆基股份(601012.SH)、阿特斯(NASDAQ:CSIQ)、东方日升(300118.SZ)六家光伏组件企业发布联合声明称,由于玻璃产能严重“掉队”,组件企业的排产、出货正面临严重危机,当前的光伏产业发展已然陷入“困局”,恳请国家相关部门出手解决。
组件企业们认为,上游玻璃厂商更应主动作为、积极作为,与下游组件企业一起全力保供。
据Globaldata统计,上述六家企业的组件出货量依次为全球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五以及第七。
玻璃企业并不认同光伏企业的“指控”。
福莱特内部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光伏企业将问题归咎于玻璃产能掉队的做法并不合理。归根结底在于“光伏产业的扩张节奏过快,且需求集中在下半年爆发,并没有给玻璃企业调整产能的时间”。
该负责人透露,目前玻璃企业订单饱满,预计供应紧张将持续到明年春节前,随着新建产能的逐步投放,节后会有一定缓解。
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也认为,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扩产节奏不匹配,是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,这才是导致本次玻璃短缺的重要原因。
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则表示,光伏主要环节的扩产不可能主动适应辅料的产能投放进度,这其中的节奏不可能完全匹配,“最多是再次扩产时,多加强跟辅料企业的联系。”
多位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,随着新产能的投放,明年玻璃的供应紧张局面会有一定缓解。但考虑到政策端对玻璃行业的新建产能限制,以及玻璃产线投产周期长等因素,整体供需将仍然偏紧。
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丁文磊对界面新闻表示,“玻璃项目的建设周期很长,一般玻璃窑炉的建设周期在一年半以上,还需要至少一季度的时间来进行产能爬坡。”
业内呼吁政府放开光伏玻璃新建产线的审批。
据《财经》杂志11月6日报道,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正在研究修改相关政策,将适度放宽玻璃产能置换条件,有关部门拟对光伏玻璃实行有别于传统浮法玻璃的政策,以尽快释放产能。
“由于国内春节前后需求放缓,预计光伏玻璃价格明年一季度将出现理性回调。”王帅预计,考虑到光伏行业的旺盛需求,明年下半年的价格走势以震荡运行为主。
她认为,目前玻璃价格的上涨动力已不足,一是因为已达历史高位,二是组件厂采购以长单为主,不会再抬高价格签订12月的单子,需求较11月有所放缓。
宋昊则指出,国家当前的玻璃政策,将对新建的稀缺玻璃产能造成限制或增加成本,叠加光伏行业需求,未来几年玻璃出现间歇性涨价的可能性较高。
自救
在需求坚挺、供给偏紧的长期预期下,光伏企业开始寻求替代方案以纾玻璃之困。
据界面新闻了解,光伏玻璃确为双玻组件的首选产品,但目前业内已出现两种可行的替代方案,即浮法玻璃和透明背板材料。
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对界面新闻表示,光伏玻璃以超白压延玻璃为主流产品,与普通玻璃相比具有更高性能。由于供给短缺,普通浮法玻璃也可以对双玻组件中的背板玻璃进行替代,应用虽有限制但能起到部分缓解作用。
同时,透明背板也有望因光伏玻璃短缺迎来一波发展红利。将传统背板替换为透明背板,也是双面组件的一种产品类型。
相较于使用两片玻璃封装的双玻组件,透明背板双面组件的最大优势为重量轻,便于运输安装和运维。但存在透光率、耐候性等性能指标低,应用时间较短、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。
业内预计,透明背板及相关组件作为玻璃的替代品,后续有望占据一定市场份额。
“透明背板此前的价格比玻璃高,且未在实证中进行过大面积应用,市场需求有限。此轮玻璃价格暴涨后,透明背板的需求将增加。”宋昊指出,这两种替代方案均牺牲了部分转换效率和可靠性,但并不构成核心障碍。
中来股份(300393.SZ)董事长林建伟对界面新闻表示,该公司现有透明背板产能1000万平米,处于满产状态。中来股份已筹划启动新一轮产能扩充,预计明年三季度新产能投入使用。
业内数据显示,2019年透明背板组件全球出货量约2.5 GW,2020年出货量有望达7 GW。
今年下半年以来,由于新疆疫情、生产事故及安全自查等多因素影响,硅料价格快速跳涨,带动了硅片、电池、组件等其他制造环节的普涨。
光伏制造端主要分硅料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四个环节。组件作为光伏制造端的最终环节,承载了上游传导下来的成本压力,玻璃价格的暴涨更是加剧了这一压力。
“受疫情影响,今年上半年整体装机较少,
光伏组件价格出现大幅下降。”宋昊称,9月后组件价格在硅料、玻璃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快速回升,目前现货价格处于每瓦1.7-1.8元的水平,涨幅接近30%。
他认为,从电站开发角度看,1.7-1.8元的组件价格并不能达到资金收益率的最低要求,大部分项目或推迟至明年甚至之后。
“光伏产品成本持续下降是大趋势。电站开发商没必要抢在价格高位开发项目。光伏电站是它们的长期收益来源,初期造价是影响总体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。”宋昊称。
上半年,国内新增光伏装机11.5 GW,基本与去年持平。业内曾预计,在补贴竞价结果和全年光伏新增消纳能力的双重因素助推下,下半年国内将新增光伏装机近30 GW,全年新增光伏装机达40-43GW。
这一数字将较去年高出逾三成。去年,中国新增光伏装机为30.1 GW。
彭澎认为,在这一轮上游材料的涨价潮影响下,
光伏组件价格达到高位,将使今年的装机预期有所折损,“预计新增装机较原预计量减少7-8GW”。